21世紀的今天,糖尿病不單單多發於中老年人群體,在每個年齡階段均有很高的發病率,而且更趨於年輕化發展。據最新調查顯示,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1.6%,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數佔總人口的50.1%。
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也是眾多(如:病毒感染、飲食不合理、遺傳、運動少、精神因素等)。其中,社會競爭壓力大、飲食不合理,運動量少還使糖尿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。
患有糖尿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胰島素,雖然此類減緩糖尿病症狀的藥物不少,但是只能緩解,患者終身都擺脫不了胰島素,並且需要嚴格控制用量,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糖尿病,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好的方法。
所以科學家將目光瞄準了乾細胞技術,幹細胞具有高度自我複制和多向分化潛能,在特定的條件下能夠分泌多種細胞因子,是重建胰島功能的最佳種子。
生命的奧秘在於一個受精卵如何發育成複雜的生物體。這個過程中,能夠無限增殖和分化的干細胞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,可以說,幹細胞是人類生命的起源。
60餘年來,科學家們對乾細胞的研究從未停步。幹細胞領域的研究成果,曾位列《時代周刊》“20世紀末世界十大科技成就”之首,也曾在2012年摘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。
時至今日,幹細胞療法依然備受關注,新銳公司層出不窮,大型醫藥公司如拜耳(Bayer)、諾和諾德(Novo Nordisk)、武田(Takeda)等也紛紛涉足這一技術的開發和臨床應用。
60餘年過去,新一代療法已興起
幹細胞(stem cell)的發現可以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。這是一類具有無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,能夠產生至少一種類型的、高度分化的子代細胞。這種特點為它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打開了廣闊的前景。
隨著人類的不斷研究和探索,在全球範圍內,除了乾細胞移植,已有十餘款第一代幹細胞治療產品被批准應用於臨床。比如,FCB-Pharmicell公司的HeartiCellgram-AMI,於2011年在韓國被批准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;Osiris公司開發的Prochymal,於2012年在加拿大被批准用於治療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。
根據《自然》雜誌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今年5月刊登的一篇綜述,目前基於基因和細胞改造的新一代幹細胞療法正在興起。這些療法有望提高幹細胞療法的有效性和特異性,並能夠將治療的疾病範圍擴大至更廣泛的領域。